|
不就一個小小的期中考試嘛!有必要如此大張旗鼓嗎?一個肉眼可見的事實是,學校里的考試越來越頻繁,為了每一次考試準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為了每一次考試所做的準備也越來越復雜。 君不見,開學剛剛一個多月,為了一個小小的期中考試,提前三、四周就開始造聲勢,從學生,到老師,到家長全都緊張起來,全都行動起來了。 學生開始積極準備期中考試,每天埋頭在各種練習,各種篇子之中。他們常常追問老師的一個問題:“老師,這個期中考試考不考?”在他們的小心思里,考就是有用的,就是要學,不考就是沒有用的,就可以不學。 不但要學生準備,老師也要準備,給學生印發各種有針對性的練習篇子,給學生印發期中考試復習范圍,給學生做好期中考試的心理輔導,給學生做好有關期中考試的各種問題的答疑…… 家長呢,也不能閑著。通過各種途徑搞來去年的期中考試題,前年的期中考試題,甚至還有大前年的期中考試題。不但有本校的,還有外校的;不但有本區的,還有外區的?粗蛴〕鰜淼囊淮蟑B復習資料,想象著孩子奮筆疾書的樣子,終于覺得心里好像踏實了許多。 以上所描述的情形,大約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已經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但我卻要大聲地問一句,一個小小的期中考試,至于這么大張旗鼓,至于這么興師動眾,至于這么鄭重其事嗎? 孔子的弟子子夏在為莒父宰時,問孔子如何為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柳宗元在他的政治寓言《種樹郭橐駝傳》中,借種樹郭橐駝之口說,要想種好樹的秘訣是:“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渖P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睙o非就是順應天性,該侍弄的時候好好侍弄,該讓它自己成長時,就踏踏實實放手。而今之人如何做的呢?“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币詯壑,一通折騰,結果把樹給活活搞死了。 雖然他們講的都是關于為政的道理,但把這個道理用在教育上,非但一點兒都不違和,而且完全適用。 我的一個語文同行說:“考試是檢驗教與學的手段。學習如掙錢,考試如數錢。掙一段時間錢,要數一數,否則不知道掙了多少,該怎么調整。但是數錢的頻率太高,會耽誤掙錢。掙錢才是主要的,而數錢不是! 我的一個物理同行說:“萬物生長都有其自然規律,時間是最公平的杠桿。時間到了,雞蛋從里面、外面都裂開,那是新生命的誕生;時間不到,從外面不停地裂開,注定是死亡! 我說:“蒸個饅頭掀開鍋蓋看八遍熟沒熟,那怎么能成呢?不能因為這次考試考如何蒸饅頭,于是這段時間就一門心思練蒸饅頭,過一段時間再學蒸花卷,蒸包子,然后又把如何蒸饅頭這個本事給忘到腦后了吧! 如果老師圍繞著考試來教學,那必然會為了應對頻繁考試而打亂正常的教學節奏。老師教給學生的很多知識,不再是系統化的,而是碎片化的。為了在某個階段必須達成某個目標,不給孩子消化吸收的時間,今天考,明天考,然后囫圇半片地吞下去,結果都是夾生飯,而飯一旦夾生,再做熟就不容易了。 如果學生圍繞著考試來學習,那么必然會打亂學習的節奏,會出現急功近利的操作。考的就學,不考的就不學?纪昙赐,狗熊掰棒子——掰一穗丟一穗。完全不可能做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不可能有心思有興趣就著某一個問題深入鉆研,也不可能將所學知識系統化,更談不上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當這樣近乎瘋狂地為期中考試做好復習,然后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時,千萬不要被這個所謂的“好成績”蒙蔽了雙眼,被“好成績”沖昏了頭腦,要冷靜下來想一想,很可能我們所失去的,遠比我們所得到的要多得多。 毛澤東有詩云:“天井四方方,小魚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遠長不長!比绻蠋焽@著考試來教,學生圍繞著考試來學,那就只能是像這天井中的小魚一樣,“只喝井里水,永遠長不長”。真的,長不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