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后延時服務”不香了?小學生家長列出3點理由,最后一個很普遍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課后延時服務也在各地逐漸展開,起初,延時服務的方案一經提出,就備受家長好評,畢竟這從根本上解決了父母因工作忙碌而無法接孩子的現實問題。 與此同時,很多學校還提倡讓孩子利用課后服務時間來完成作業,這大大縮短了家長輔導孩子的時間,可謂是一舉多得。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各地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過程中,不少家長卻對此提出了質疑,甚至一些家長呼吁取消小學的課后延時服務。 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李凡是一名職場媽媽,女兒上小學二年級,平日里是婆婆在家幫忙帶孫女,在聽到女兒學校要實行課后服務時,李凡非常開心,畢竟這意味著孩子的放學時間將從之前的三點半推遲到五點半。 雖然這個點自己依然沒有下班,但也大大減輕了老人帶娃的壓力,加上聽說孩子可以在課堂上就完成作業,李凡覺得更加輕松了。 但僅僅過去了一個學期,李凡就果斷退出了學校的延時托管班,因為她發現女兒每次從學校放學回來都十分疲憊,晚上吃飯狼吞虎咽,吃完飯無精打采想睡覺,課外閱讀的效率也變差了。 更讓李凡覺得納悶的是,女兒并不是每次都能在學校完成校內作業,很多時候回家還是要寫一些比較基礎的作業,細問之下,李凡得知所謂的課后服務,就是老師將孩子集中在一起看管,老師不會檢查作業,也沒有什么要求,只要保證孩子是安全的就可以。 也正因如此,很多孩子在班級里磨蹭、講小話……這對于學習習慣的養成毫無益處。 權衡之下,李凡第二學期果斷讓孩子退出了課后延時服務班。 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不少家長對課后服務提出了質疑,總結下來,原因無外乎三點: 第一,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加上延時服務的時間,那么孩子在學校里將會待上長達近10個小時,此時家長將孩子接回家后,孩子就會感覺非常疲憊,孩子運動的時間和興趣玩樂的時間也會隨之縮短。 第二,在很多地方,雖然學校普及了課后延時服務,但這種延時服務并不是完全免費的,一些學校會聘請第三方機構來為孩子開展各類興趣班,這也意味著會收取額外的費用,對此,一些家長就會認為這是一種變相收費,因而不支持孩子進行托管服務。 第三,也是最為普遍的一點,在教育內卷的大環境下,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爭分奪秒地學習知識,但在雙減政策下,即便是課后延時班,托管老師也不會在課堂上為孩子們講新課,甚至不會為孩子檢查作業。 當家長發現孩子在托管階段并沒有有效地投入學習時,就會覺得這是一種時間浪費,與其遲一些接回家,不如早早地將孩子送去校外的興趣班,有條件者,則會將孩子接回來親自輔導學習,安排時間。 關于“課后延時服務”,家長要擺正心態 不可否認,課后延時服務對于家長來說確實是一種利好,畢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能早早地將孩子接回家來照顧和輔導功課,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在不同程度上減輕了很多家長的負擔。 但這項服務為什么在落地之后屢遭質疑呢? 歸根結底,是家長的心態發生了改變,隨著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他們渴望孩子在課后延時服務中有所收獲,不但能夠完成課堂作業,還能養成各種好的學習習慣,一旦沒有達到預期,就會覺得課后延時服務是在浪費時間。 當家長對于課后延時服務的期望值過高,現實往往就會很失望,事實上,想要擺脫不滿和焦慮,家長就應當擺正心態,用正確的目光去對看待課后托管,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參加與否。 來源: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