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關注】中國34個省的名稱由來,每一個的背后都有一段歷史!时间:2022-08-09 中國,疆域遼闊,擁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每個地區,名稱的由來,都有一段歷史故事,下面,聽小編一一道來。 北京 戰國時北京稱薊,是燕國的都城。遼京是將北京作為陪都,稱燕京。金滅了遼之后,遷都到這里,稱中都。元代改稱大都。明太祖朱元璋改稱北平,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于此,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天津 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朝設立津海鎮,這是天津建成的開始。明朝,燕王為了爭奪皇位,在這里發兵渡河南下,稱帝后。將這個天子經過的渡口命名為天津,意思為天子經過的渡口,簡稱“津”。 山東 相對于太行山以東,故稱山東。清初設山東省。春秋時期是魯國的領土,故簡稱“魯”。 上海 上海的稱呼始于宋代,當時,上海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就是上海名稱的由來。古時候,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扈”,因此這一帶被成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 重慶 重慶古稱“巴”。秦朝時期稱為“江州”。隋朝稱為“渝州”。北宋稱為“恭州”。重慶名稱由來開始于1190年,宋光宗登帝位后把恭州改為重慶府,有“雙重喜慶”的意思。1997年,重慶設為直轄市。簡稱“渝”。 江蘇 清康熙6年,設江蘇省,取兩江總督駐所江寧和巡撫駐所蘇州兩個府的首字組成了江蘇。簡稱“蘇”。 浙江 浙江即江流盤回曲折的意思。因境內富春江蜿蜒流過,富春江也稱浙江,故稱為浙江。簡稱“浙”。 廣東 在五代的時候,廣東、廣西屬于一個地區,叫做廣南。宋代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由此出現“廣東”一詞。明朝時候設立廣東省,因為古屬百越(粵)地區,故簡稱“粵” 山西 戰國至秦漢時,崤山、函谷關以西的地區稱為“山西”。元朝,稱太行山以西為山西,設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明朝設為山西省,春秋時期是晉國的領土,故簡稱“晉”。 安徽 由清朝時的安慶府和徽州府的首字組成,因境內有天柱山也稱皖山,故簡稱“皖”。 河北 戰國時期,黃河以北的齊國土地稱為“河北”。漢朝設河北縣。唐設河北道。1928年設立河北省。又有一說,是因為河北主要分布處于黃河以北,故稱河北。因古屬冀州地區,所以簡稱“冀”。 河南 古代稱黃河以南地區為河南。漢代設豫州部。唐朝設置河南道。明朝初期設立河南省。因古屬豫州地區,所以簡稱“豫”。 陜西 陜西一名,源于周代,當時,陜西就是陜塬以西的涇渭平原。唐代安史之亂后設陜西節度使,陜西開始轉化為行政區域名稱。元朝設立陜西行省。簡稱“陜”。 湖北 相對于洞庭湖為北,故稱湖北,清代設置湖北省。清朝時,屬鄂州管轄地區,故簡稱“鄂”。 四川 在秦朝時期就設“蜀郡”。漢代設益州部。元代設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沿用至今。簡稱“川”或“蜀”。 江西 唐朝時期為江南西道,清朝時期,改為江西省,因贛江縱觀全省,故簡稱“贛”。 湖南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設湖南節度使,開始出現湖南一名。清代設置湖南省。因湘江貫穿全境,故簡稱“湘”。 廣西 在五代的時候,廣東、廣西屬于一個地區,叫做廣南。到了北宋年間,廣南分成兩個地塊,一個叫廣南東路,一個叫廣南西路。明朝,設為廣西省,1965年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 貴州 宋代以前設矩州,因當地語音“貴”“矩”難分,故也寫作貴州。元代初期,正式命名為貴州,清代設貴州省。簡稱貴。因古屬黔中,又稱“黔”。 云南 因在云嶺以南而得名。西漢時期設云南縣。三國蜀漢時期設云南郡,元朝設云南行省。因昆明如今古屬滇國,故簡稱“滇”。 黑龍江 由黑龍江而得名,因為黑龍江呈黑綠色,蜿蜒流淌像條游龍,1907年得名黑龍江省。簡稱“黑”。 吉林 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烏拉”城(今吉林市),滿語的意思是“沿松花江的城市”。1673年建城,1907年,就得名吉林省。簡稱“吉”。 遼寧 秦漢魏晉時代,在遼河以東設立了遼東郡,以西設立了遼西郡。北宋時期,建立了遼國,元代設立了遼陽行省。明朝,設立了遼東都司。由于它在遼河流于,取遼河安寧永久之意,簡稱“遼”。后因為遼河流域為清朝發源地,取“奉天承運”的意思,改為奉天省。1929年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改為遼寧省,簡稱“遼”。 福建 古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洲,取前兩個州頭子組成福建。秦統一中國后,在這里設閩中郡。漢朝時期,稱福建為閩越國。元朝設福建行省至今,因居地多閩族,故簡稱“閩”。 海南 海南因為位于南中國海域,是境內最大島嶼,又稱為海南島,故稱海南省,1988年建省。簡稱“瓊”。 臺灣 臺灣在秦漢時期稱為“東鳀”、三國時期稱“東夷”,元朝稱為“琉球”。明萬歷年間正式使用“臺灣”一名。清光緒年間設臺灣省,簡稱“臺”。 香港 宋代以前,這里是海上漁民捕魚歇腳的地方。宋元以后,島上有一個小村莊,叫“香港村”,為了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口,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 澳門 澳門的名字最早記錄在明朝史書,叫做“蠔鏡”,意為海灣如明鏡,生產“蠔”。后來又稱作“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伴T”字,大概是因為澳門本地南臺山和北臺山相封就成門。1999年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簡稱“澳”。 寧夏 宋代,黨項族拓跋氏在寧夏稱帝,建國號為“夏”,創立西夏王朝,公元13世紀,元滅西夏,取“平定西夏永遠安寧”之意,在這里設立寧夏省,開始有寧夏的名字,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青海 因境內有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設立青海省,簡稱“青”。 甘肅 以古代甘州和肅州頭字組成,元代設甘肅省,明代曾并入陜西省,清代恢復省治。簡稱“甘”。 新疆 古代稱西域,公元前一世紀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17世紀中葉以后,清朝平定了準格爾部叛亂,在天山南北設伊犁將軍,光緒10年,改為新疆省,有“故土新歸”的意思。簡稱“新”。 西藏 元朝時期,西藏被稱作“烏斯藏”!盀跛埂笔遣卣Z中“中央”的意思,“臧”是“圣潔”的意思。1965年設立為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內蒙古 內蒙古史建于唐代,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元滅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清朝時為了區別外蒙古,稱之為內蒙古。簡稱“蒙”。 來源:古文觀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