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定窯”與宋人風雅: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时间:2022-06-22 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寫道:“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適累家!逼渲,香、茶、花無不與瓷息息相關!岸ㄖ莼ù僧T,顏色天下白!弊鳛樗未,定窯生產的茶碗、盤盞、執壺、花器、珍玩、瓷枕等品類,皆成為諸般雅事中不可或缺的用具。 澎湃新聞獲悉,6月21日,“發現定窯”在南越王博物院對外開展,展覽共展出來自河北多家文博單位和南越王博物院院藏的定窯各時期瓷器、窯具、標本294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2件/套。 展覽結合精美文物,分為“譽出定州”“塵外千年”“貢納宮廷”“雅事幾何”“天下大白”和“千年之約”六個主題,通過定窯的歷史、裝飾、工藝、文化、交流等內容,集中呈現各時期定窯產品面貌、文化內涵及當代定瓷的發展情況,讓公眾得以近距離發現宋瓷之美。 ![]() “發現定窯”展現場 ![]() “發現定窯”展現場 據介紹,“發現定窯”展,是繼“發現邢窯”“發現越窯”“發現良渚”之后,南越王博物院推出了“發現系列”第四個專題展覽,該展通過豐富展品展示定窯的發展歷史、產品特點和藝術特色,回溯了定窯700多年的歷程。 ![]() “發現定窯”展現場 作為“發現系列”的全新篇章,“發現定窯”在展陳上也頗有巧思。清朝乾隆皇帝鐘愛定瓷,尤其喜愛孩兒枕,常以詩吟詠,展覽序廳處以定窯娃娃枕為引,為公眾緩緩展開描繪雅致定窯的卷軸。 ![]() 定窯褐地剔牡丹花擎荷葉娃娃枕 金代 南越王博物院藏 譽出定州天下白 定窯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白瓷窯場之一,窯址位于河北省曲陽縣,在長達七百余年的歷史中,定窯是中華大地上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精細白瓷窯場,在薄胎瓷器成形、覆燒工藝、以煤為燃料等瓷器制作和燒造方面具有開創性意義,在中國陶瓷生產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定窯出自古定州,自唐至元經歷了七百年的盛衰發展:創燒勃興于唐,蛻變成熟于宋,繁榮昌盛于金,元末以后逐漸停燒。定窯以燒造白瓷而名揚天下,產品造型規整,胎質潔白,釉質溫潤,多以刻、劃、印花和描金花等技法進行裝飾。展覽從定瓷多變且豐富的釉色、造型和裝飾切入,講述了定窯何以在宋金時期成為北方地區聲譽最高、影響最大的窯場。 ![]() 定窯黃釉罐 唐代 河北曲陽澗磁村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 黑釉劃荷葉紋碗 金代 定州市博物館藏 “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痹诔欣^邢窯精細白瓷的燒制技術基礎上,定瓷在七百余年中不斷精進與創新,就釉色、器型、技法等方面與河北的磁州窯、井陘窯以及山西的平定窯、介休窯等北方窯口互相借鑒,形成了以白瓷獨步天下的美譽,對此后的瓷器發展也形成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定窯產品貨販四海,遠銷朝鮮、日本、埃及等地。新中國成立后,定瓷燒制工藝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代定窯以美輪美奐的新姿再次驚艷人間。2008年,定瓷燒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展品包括了不少當代定窯藝術作品,當素雅的定瓷遇上現代精湛的工藝,曾經輝煌的定瓷再度煥發出全新的生機。 ![]() 定窯白釉柳斗杯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定州市博物館藏 ![]() 定窯白釉云紋小口短頸瓶 五代至北宋 定州凈眾院塔基地宮出土 定州市博物館藏 塵外千年 貢納宮廷 ![]() 定窯白瓷名聞天下,是宋代宮廷御用以及貴族供奉佛陀之首選。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建于北宋初期的定州靜志寺、凈眾院塔基地宮出土了170件如玉石般光潤的白瓷,這批瓷器是北宋早期有明確紀年的標準器物,彌補了北宋早期定窯歷史空白。此次展覽展出了多件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的一級文物,如白釉雙耳貼像爐、白釉圓托五足薫爐、白釉蓮紋長頸瓶、白釉刻蓮紋龍首凈瓶等,這些高潔質堅的定瓷作為上層人士禮佛的供品,見證了這一時期浮屠林立、香火鼎盛的場景。 ![]() 定窯白釉刻蓮紋龍首凈瓶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定州市博物館藏 ![]() 白釉墨書款貼像爐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定州市博物館藏 ![]() 定窯白釉圓托五足薫爐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定州市博物館藏 定窯還長期承擔貢御、進奉等官派任務,燒造供官府和宮廷使用的瓷器。唐與五代時期,定窯設有窯務官,監管瓷窯燒造或征收稅務!端螘诽岬奖彼文┠陮m廷掌管御膳的機構“尚食局”“尚藥局”曾命令定窯燒造御用瓷器。金入主中原后,由于定窯所在地臨近金中都,定窯繼續為金代皇室生產御用瓷器。此次展出多件刻有“官”“新官”定瓷,器型多樣,有罐、碗、盤、洗等,都是“設官監窯”或“禁廷制樣需索”的明證,見證了定瓷貢納宮廷的輝煌歷史,明確了定窯作為宋代官窯的歷史地位。 ![]() 定窯白釉花口“新官”款盤 宋代 定州市博物館藏 ![]() 定窯白釉“官”款花瓣形蟬紋盤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定州市博物館藏 定州花瓷琢紅玉 ![]() 宋人“雅事幾何”?無非燃香品茗、掛畫插花、清玩賞鑒、飲酒論道……唐宋文人士大夫的風雅品味盡顯于此。作為宋代名瓷,定窯生產的茶碗、盤盞、執壺、花器、珍玩、瓷枕等品類,皆成為諸般雅事中不可或缺的用具。 ![]() 定窯白釉罐 宋代 河北博物院藏 隨著圍坐會食和三餐制的普及,文人雅集的筵席上菜肴雜陳、杯盞交錯,高塔狀列食十分惹眼,定窯生產的盤碗箸碟等各式食器常見其間;宋人流行鮮花插瓶,瓷瓶以室內陳設和幾案清玩的形貌出現在士人書房,成為風雅之間的重要點綴,明高濂《燕閑清賞箋》謂定窯“瓶式之巧百出”;唐宋時期流行煎茶和點茶,定窯茶器是品茶論道的首選,蘇軾《試院煎茶》一詩吟詠:“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此外,士人品讀的書齋、日常起居的室內均可見定瓷雅致的蹤影。 宋人生活方式因“雅”而備受關注,作為茶、酒、花、香等不同形式的具象載體,瓷器承載了深厚的人文底蘊,定瓷的雅更是與宋人的雅相得益彰。 ![]() 定窯白釉刻花龍紋大盤 北宋至金 保定市博物館藏 ![]() 定窯花瓣口劃花盞托 北宋 定州市博物館藏 ![]() “發現定窯”展現場 ![]() “發現定窯”展現場 ![]() “發現定窯”展現場 在展陳上,展廳內還提供了靜志寺塔基地宮和凈眾院塔基地宮的VR影像,觀眾只需掃描二維碼,便可隔空遨游,“塵外千年”展廳還復原了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場景,觀眾置身其中,仿佛正在地宮探秘、一窺定瓷之美。部分展柜的設計采用了經典定瓷的輪廓作為造型,為觀眾沉浸式欣賞雅致定瓷提供了條件。此外,為配合“發現定窯”展,發揮院藏定窯瓷枕的優勢,南越王博物院還精選院藏17件精品文物以及多件標本,推出了“定窯花枕”微展覽,其中一級文物8件。展覽通過“多彩釉色”“花樣繁盛”“枕用千年”三個部分展示了釉色多彩、花樣繁多的定窯花枕,不僅體現了定窯工匠的高超技法和藝術素養,還為公眾集中呈現了定窯繽紛多彩的美學世界。 ![]() 定窯黃綠釉刻折枝花卉紋腰形枕 金代 南越王博物院藏 ![]() 獅座枕 北宋 南越王博物院藏 ![]() 展覽海報 據悉,此次展覽由南越王博物院、定州市博物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博物院、保定市博物館、河北省古陶瓷學會和陳文增定瓷藝術館共同主辦。展覽開幕當天下午,唐宋元陶瓷研究知名學者楊杰還以《中晚唐至宋代中期定窯發展概述》為題作了專題講座,在歸納古代文獻和實物對照的基礎上,楊杰淺析了定窯與其他窯場互相模仿的歷史期段和仿制特征,并重點對當下定窯仿品的技術特征進行歸納總結。 (本文綜合自南越王博物院相關資料及相關媒體報道。) 【編輯:張潔】 免責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系刪稿 |